思想与IT的学习

这是我们同舟培训中心刘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是我大学以来遇见的最好的一个专业教师,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因为他的大多数思想我认同甚致相似,更甚至一样。发一篇刘老师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想必对大家都有帮助。全文如下:

(转帖请注明出处)
思想与IT的学习
一切的人类的思想都是帮助人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中国的古典的思想核心是“取象思维”,利用“象”,来总结升华知识,完成“转识成智”,有了智慧,就把握了内在的规律,为我所用,不断积累达到大成。在同舟一年来,与大家心心接触,感受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大家总是在盲从,没有一个独立的思维方法和一个完整的学习思路。我在讲课的时候,在灌输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的灌输一个完整思维方法,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有效的思维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有方法去“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又有何惧? 寒夜不眠,清灯下写下一些文字,心心的叙述,与大家心灵的沟通,点一堆心中篝火,算是为寒夜增加一些暖意吧。
                                                                                       自序

禅宗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佛教流派和美学流派,虽然以其独特的理论思辩和简洁的修持方法,打破了佛教传统教条和宗教仪式,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其勇于创新、灵活多样的教育理念却并没有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很少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学生的关注。在创新教育显得更加重要的时代,吸收和借鉴中国禅宗有关语录的精神,对改进学习方法、推行研究性学习,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切即真理

禅宗认为:“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谓佛法即真如、般若往往应物而形,对缘而照,通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乃至现象界一切事物而呈现出来,充满于一切现象界之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如本性、般若智慧的体现形式。一切即真如、般若。所谓真如、般若其实就是智慧,就是真理。惠能指出:“般若者,唐言智慧也。”智慧和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切事物都蕴涵着智慧和真理,一切即智慧和真理。既然如此,以发现和认识智慧和真理为目的研究性学习,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乃至课堂,因为教材和课堂只能提供别人已经发现和认识的智慧和真理,不能代替学生对智慧和真理的发现和认识,而真正尚未被发现和认识的智慧和真理更多地存在于一切现象界即自然界和社会界。教材乃至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现象界所蕴涵的智慧和真理是无穷无尽的,是任何教材乃至课堂教学内容所无法比拟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源泉。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道理。教材乃至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引发和开启学生研究一切现象界的平台和钥匙,而不应是禁锢学生的牢笼和锁链。遗憾的是现代学校教育绝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将学生限制于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牢笼之中,不仅使学生丧失了从现象界直接获得更多智慧和真理的机会,而且使他们成了某种陈腐智慧和真理的奴隶,使他们原本活跃的大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迪生指出:“大学培养的科学家只看到教他们寻找的东西,因而错过了大自然的巨大秘密。”

二、万法尽在自心——独立思考

强调反求诸己、自性自悟是禅宗美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在禅宗看来,一切真如本性、般若智慧即所谓万法往往不离自性,从自性而生,不必求诸外物,只要自性清净,自心见性,即至佛境。惠能认为:“万法尽在自心。”任何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必须通过自我才能获得反映,一切智慧和真理都必须通过自我才能得到获得。只有反求诸己,充分发掘自家宝藏,自性自悟即独立思考,才能够获得关于现象界的智慧和真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反求诸己、独立思考、自性自悟。扎实的知识仅仅是对现有智慧和已知真理的机械积累,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必要准备,但并不是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在现有智慧和已知真理基础上依靠独立思考探求人类未知智慧和真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容许学生根据自我本性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并倡导学生依赖本性驱使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人类未知智慧和真理。因为无视学生本性和独立思考的强制教育往往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和痛苦,只有提倡学生自由选择与自我本性相符合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本性的驱使之下主动进行独立思考,才能使其获得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心,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这种自由性、主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然而现行学校教育保守的教育观念、刻板的课程设置、固定的教学大纲和僵化的命题考试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依赖本性自由选择课程和独立思考的权利。没有教育观念的彻底改革和相应教育制度尤其考试制度作为支撑的研究性学习至少在学校教育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三、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不执一法

禅宗认为:一切万法,本自人生,只要以真如本性、般若智慧观照一切现象界,对于一切万法,不取不舍,立亦得,不立亦得,来去自由,无滞无碍,就能够见性成佛。惠能指出:“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庄子亦云:“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是谓有大智慧者,率性虚淡,无是无非,不取不舍;有小聪明者,却心胸狭窄,有是有非,有取有舍。阿Q不满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和煎鱼用葱丝就是这种有取有舍的小聪明的表现。虽然为人处世方面的无是无非,不取不舍可能并不可取,但是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尤其在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方面,必须摈弃根据自己的主观爱好和是非观念武断地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乃至以此作为取舍标准的狭隘偏废的小聪明做法;必须废弃先入为主的主观作风,不以己之所非为非,己之所是为是,而以不做取舍、无所滞碍的开阔心胸乃至兼容并蓄的大智态度对待一切文明成果。要吸收其精华,但并不剔除其糟粕,而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因为只有不执著一切法才能不受其束缚,才能用遍一切法。没有对人类已有智慧和已知真理的不取不舍、无滞无碍,就不可能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兼容并蓄,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未知领域智慧和真理的全面获得。相反,任何有先入之见的武断取舍都可能导致研究性学习的偏差和狭隘,都可能致使认识出现片面性或者流于肤浅。

四、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举一反三

禅宗认为:一个佛法即真如和般若往往应物而形呈现出种种形相,而一切形相其实都为一个佛法所统摄,都蕴涵着永恒和普遍的真如和般若。也就是僧璨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庄子有“道通为一”的思想,是谓一切现象界的事物理虽万殊而性同得。现象界存在永恒而且普遍的智慧和真理,这个永恒而且普遍的智慧和真理就存在于现象界一切事物的特殊形相之中。也就是本质和规律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于现象界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不同形相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这种特殊性而呈现出来。现象界一切事物形相的特殊性无不蕴涵着本质和规律的普遍性,普遍性无不呈现于一切特殊性之中,一切特殊性无不蕴涵着普遍性。唯其如此,只要通过现象界某一事物特殊形相不仅可以获得关于这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等智慧和真理,而且能够获得其它事物乃至一切现象界的本质和规律等智慧和真理。研究性学习必须借鉴禅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维方式,通过某一事物特殊形相所具有的普遍智慧和真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类推出现象界其它特殊形相所蕴涵的普遍本质和规律。朱熹云:“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得意忘言

老子和庄子基本上都对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持否定态度。庄子更加明确地指出:“语之所贵者,意也”。但是语言文字只能表达事物的“形色名声”,至于“意之所随”的“道”,则是“不可以言传”的。所以古人及其不可言传的道已经死了,人们所阅读的书籍不过是“古人之糟粕”而已。禅宗也认为:一切佛经,都因为人的智慧而生成,真正玄妙的佛理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于是禅宗与老庄哲学一样对作为语言文字载体的书籍乃至佛教经典采取了不迷信甚至否定的态度。惠能有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赞成对佛教经典的逐句阐释和死记硬背,而追求圆通意会,崇尚超佛越祖甚至呵佛骂祖,是禅宗美学的一个主要思维方式。由于语言文字本身无法全面准确地表达微妙复杂的本质和规律,其所能表达的只能是能够表达的本质和规律,而能够表达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是本质和规律的某些极其表面化和偶然化的东西,甚至是刻板僵死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语言文字和作为语言文字载体的书籍仅仅是本质和规律的有限记录,是启发思维、获取本质和规律的工具,而非本质和规律本身。真正微妙复杂、难以言传的本质和规律却存在于语言文字乃至作为其载体的书籍之外。所以研究性学习绝对不能是对作为现象界本质和规律之语言文字载体的包括教材在内的一切书籍的逐句阐释和死记硬背,而应该是不迷信教材乃至一切书籍,敢于否定权威学者所建构的关于现象界本质和规律的权力话语,力求超越语言文字自身局限的羁绊而寻求对不可言传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追求对智慧和真理的圆通意会和得意忘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